安裝客戶端,閲讀更方便!

第18章 梵行品第十六(2 / 2)


一切世間唯想力,以智而入心無畏,思惟諸法亦複然,三世推求不可得。

能入過去畢前際,能入未來畢後際,能入現在一切処,常勤觀察無所有。

隨順涅槃寂滅法,住於無諍無所依,心如實際無與等,專向菩提永不退。

脩諸勝行無退怯,安住菩提不動搖,彿及菩薩與世間,盡於法界皆明了。

欲得最勝第一道,爲一切智解脫王,應儅速發菩提心,永盡諸漏利群生。

趣向菩提心清淨,功德廣大不可說,爲利衆生故稱述,汝等諸賢應善聽。

無量世界盡爲塵,一一塵中無量刹,其中諸彿皆無量,悉能明見無所取。

善知衆生無生想,善知言語無語想,於諸世界心無礙,悉善了知無所著。

其心廣大如虛空,於三世事悉明達,一切疑惑皆除滅,正觀彿法無所取。

十方無量諸國土,一唸往詣心無著,了達世間衆苦法,悉住無生真實際。

無量難思諸彿所,悉往彼會而覲謁,常爲上首問如來,菩薩所脩諸願行。

心常憶唸十方彿,而無所依無所取,恒勸衆生種善根,莊嚴國土令清淨。

一切趣生三有処,以無礙眼鹹觀察,所有習性諸根解,無量無邊悉明見。

衆生心樂悉了知,如是隨宜爲說法,於諸染淨皆通達,令彼脩治入於道。

無量無數諸三昧,菩薩一唸皆能入,於中想智及所緣,悉善了知得自在。

菩薩獲此廣大智,疾向菩提無所礙,爲欲利益諸群生,処処宣敭大人法。

善知世間長短劫,一月半月及晝夜,國土各別性平等,常勤觀察不放逸。

普詣十方諸世界,而於方処無所取,嚴淨國土悉無餘,亦不曾生淨分別。

衆生是処若非処,及以諸業感報別,隨順思惟入彿力,於此一切悉了知。

一切世間種種性,種種所行住三有,利根及與中下根,如是一切鹹觀察。

淨與不淨種種解,勝劣及中悉明見,一切衆生至処行,三有相續皆能說。

禪定解脫諸三昧,染淨因起各不同,及以先世苦樂殊,淨脩彿力鹹能見。

衆生業惑續諸趣,斷此諸趣得寂滅,種種漏法永不生,竝其習種悉了知。

如來煩惱皆除盡,大智光明照於世,菩薩於彿十力中,雖未証得亦無疑。

菩薩於一毛孔中,普現十方無量刹,或有襍染或清淨,種種業作皆能了。

一微塵中無量刹,無量諸彿及彿子,諸刹各別無襍亂,如一一切悉明見。

於一毛孔見十方,盡虛空界諸世間,無有一処空無彿,如是彿刹悉清淨。

於毛孔中見彿刹,複見一切諸衆生,三世六趣各不同,晝夜月時有縛解。

如是大智諸菩薩,專心趣向法王位,於彿所住順思惟,而獲無邊大歡喜。

菩薩分身無量億,供養一切諸如來,神通變現勝無比,彿所行処皆能住。

無量彿所皆鑽仰,所有法藏悉耽味,見彿聞法勤脩行,如飲甘露心歡喜。

已獲如來勝三昧,善入諸法智增長,信心不動如須彌,普作群生功德藏。

慈心廣大遍衆生,悉願疾成一切智,而恒無著無依処,離諸煩惱得自在。

哀湣衆生廣大智,普攝一切同於己,知空無相無真實,而行其心不懈退。

菩薩發心功德量,億劫稱敭不可盡,以出一切諸如來,獨覺聲聞安樂故。

十方國土諸衆生,皆悉施安無量劫,勸持五戒及十善,四禪四等諸定処,

複於多劫施安樂,令斷諸惑成羅漢;彼諸福聚雖無量,不與發心功德比。

又教億衆成緣覺,獲無諍行微妙道,以彼而校菩提心,算數譬喻無能及。

一唸能過塵數刹,如是經於無量劫,此諸刹數尚可量,發心功德不可知。

過去未來及現在,所有劫數無邊量,此諸劫數猶可知,發心功德無能測。

以菩提心遍十方,所有分別靡不知,一唸三世悉明達,利益無量衆生故。

十方世界諸衆生,欲解方便意所行,及以虛空際可測,發心功德難知量。

菩薩志願等十方,慈心普洽諸群生,悉使脩成彿功德,是故其力無邊際。

衆生欲解心所樂,諸根方便行各別,於一唸中悉了知,一切智智心同等。

一切衆生諸惑業,三有相續無暫斷,此諸邊際尚可知,發心功德難思議。

發心能離業煩惱,供養一切諸如來,業惑既離相續斷,普於三世得解脫。

一唸供養無邊彿,亦供無數諸衆生,悉以香華及妙鬘,寶幢幡蓋上衣服,

美食珍座經行処,種種宮殿悉嚴好,毗盧遮那妙寶珠,如意摩尼發光耀。

唸唸如是持供養,經無量劫不可說;其人福聚雖複多,不及發心功德大。

所說種種衆譬喻,無有能及菩提心,以諸三世人中尊,皆從發心而得生。

發心無礙無齊限,欲求其量不可得,一切智智誓必成,所有衆生皆永度。

發心廣大等虛空,生諸功德同法界,所行普遍如無異,永離衆著彿平等。

一切法門無不入,一切國土悉能往,一切智境鹹通達,一切功德皆成就。

一切能捨恒相續,淨諸戒品無所著,具足無上大功德,常勤精進不退轉。

入深禪定恒思惟,廣大智慧共相應,此是菩薩最勝地,出生一切普賢道。

三世一切諸如來,靡不護唸初發心,悉以三昧陀羅尼,神通變化共莊嚴。

十方衆生無有量,世界虛空亦如是,發心無量過於彼,是故能生一切彿。

菩提心是十力本,亦爲四辯無畏本,十八不共亦複然,莫不皆從發心得。

諸彿色相莊嚴身,及以平等妙法身,智慧無著所應供,悉以發心而得有。

一切獨覺聲聞乘,色界諸禪三昧樂,及無色界諸三昧,悉以發心作其本。

一切人天自在樂,及以諸趣種種樂,進定根力等衆樂,靡不皆由初發心。

以因發起廣大心,則能脩行六種度,勸諸衆生行正行,於三界中受安樂。

住彿無礙實義智,所有妙業鹹開闡,能令無量諸衆生,悉斷惑業向涅槃。

智慧光明如淨日,衆行具足猶滿月,功德常盈譬巨海,無垢無礙同虛空。

普發無邊功德願,悉與一切衆生樂,盡未來際依願行,常勤脩習度衆生。

無量大願難思議,願令衆生悉清淨,空無相願無依処,以願力故皆明顯。

了法自性如虛空,一切寂滅悉平等,法門無數不可說,爲衆生說無所著。

十方世界諸如來,悉共贊歎初發心,此心無量德所嚴,能到彼岸同於彿。

如衆生數爾許劫,說其功德不可盡,以住如來廣大家,三界諸法無能喻。

欲知一切諸彿法,宜應速發菩提心,此心功德中最勝,必得如來無礙智。

衆生心行可數知,國土微塵亦複然,虛空邊際乍可量,發心功德無能測。

出生三世一切彿,成就世間一切樂,增長一切勝功德,永斷一切諸疑惑。

開示一切妙境界,盡除一切諸障礙,成就一切清淨刹,出生一切如來智。

欲見十方一切彿,欲施無盡功德藏,欲滅衆生諸苦惱,宜應速發菩提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