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27节(1 / 2)





  琼枝喜枝倒好,郝嬷嬷显然有些不自在,她偌大年纪,被一个小姑娘支使着,难免自恃年高。

  冉念烟并没理会,直接问道:“侯府前些日子送来的账册,夫人可看过了?”

  郝嬷嬷道:“夫人身子不好,没敢让她过目。”

  冉念烟点头道:“账册收在什么地方?”

  郝嬷嬷示意琼枝取来,亲自送到冉念烟手里,一页页翻开,指着上面的条目,笑道:“小姐会看这账本吗?”

  冉念烟道:“若有不懂的,会向嬷嬷请教的,快到中午了,该去厨房看看夫人的草药粥熬好了没。”

  郝嬷嬷知道这是让她不要多此一举,她搓了搓手,回身告退了。

  冉念烟唯独留下喜枝,喜枝不知是福是祸,屏息凝神,等着小姐发落,却听她道:“喜枝姐姐今年也有十七岁了?”

  喜枝道:“是的,我是丁酉年生人,劳烦小姐记挂。”

  冉念烟道:“如今夫人身子不好,也不顾上你们的终身大事,我听说十月怀胎,过后又要调养大半年,等到后年夏天,姐姐可不就是十九岁了?”

  喜枝肩头一颤,道:“奴婢要一辈子服侍夫人小姐。”

  冉念烟道:“我母亲对姐姐一向很好,我若不为姐姐考虑,将来母亲身子大好了,责怪我是小事,悔恨自己的疏失就是我的不是了,我知道姐姐气性高,我也不懂事,只要是姐姐觉得好的人,我便没有二话。”

  喜枝话虽这么说,年纪一天大似一天,也盼望着找个可心的人托付下半生,当下跪地道:“若有吩咐,奴婢万死不辞就是了,不敢和小姐提什么要求。”

  冉念烟明白,她这是答应了。

  “我哪敢让姐姐为难,不过是请姐姐把母亲不愿说的事和我说说——母亲怜爱我,许多事不愿让我知道,可我也想为她分忧,尽子女之责。”

  喜枝道:“小姐纯孝,夫人是有福气的,这样的善事奴婢岂敢不从?”

  冉念烟扶起她,笑道:“尤其是薛氏那边的人过来传信,千万要说与我知。”

  喜枝道:“就在小姐离开的这几天里,薛谨的媳妇就来过一次,说是……”

  冉念烟道:“说什么?”

  喜枝嗫嚅道:“说是侯爷去过一次,给了些花用。郝嬷嬷不敢让夫人知道,说这是薛谨的伎俩,讹诈母亲给他钱的。”

  冉念烟想起了账本上的亏空,略觉异样,却笑着拍拍喜枝的手,道:“郝嬷嬷的猜测有道理,喜枝姐姐不要说出去,叫母亲平白烦忧。”

  喜枝应下,冉念烟赏了她一碟水果,见她吃完了才放她离开,不让她带出去,免叫外人察觉。

  若说稳妥,冉念烟更信任琼枝,可惜她私心里不希望琼枝过早嫁出去,喜枝人虽粗笨些,却也足够忠心。

  待她离开后,冉念烟才把两本账册藏在炕柜里,钥匙装在随身的荷包里。

  因为国丧的缘故,今年的春节也没有往年万家欢腾的喜庆,大人们不敢热闹,孩子们尚可关起门来聚在一起玩乐。女孩子们少了可供攀比的新衣裳、新首饰,顿觉少了许多乐趣。

  最无奈的是徐安则,刚脱下家孝,又穿上国孝,三年之后又三年,他的童年就像被素白填满了,别人都觉得这身麻衣粗糙难受,只有他习以为常。

  若说喜讯,大概就是谢氏随丈夫柳修承回京,柳修承调任太子少詹事,不需再离京,谢氏将来能长留京城,对母亲来说再好不过。

  ☆、第三十三章

  因奉太后梓宫入山陵的缘故,虽已封印, 衙门里依旧忙碌, 尤其是礼部、工部、太常寺、光禄寺这些和丧礼直接相关的, 京营官兵亦要负责卤簿仪仗,整整一个月未曾见过徐衡的身影。

  作为徐衡的副手,冉靖也是公务缠身,倒比在边城时更提心吊胆,终于在正月过后积劳成疾,在徐衡的劝说下回家修养几日。

  忙碌时尚可借着公务分散精神,一旦静下来, 看着院中清冷孤寂,此时积雪已化, 地上满是海棠的枯枝,想起数月前娇妻爱女环绕身旁, 现在独自饮下碗中苦药,不免心思低迷, 只觉得头上痛若擂鼓,昏沉间也不知过了几个白天黑夜, 混沌地睡去倒比清醒地懊悔要好受些。

  冉端见弟弟萎靡不振,延挨下去终究不是长久之计,劝道:“弟妹心里也未必好受,虽不明说,却是等你亲自接她回来,你为何迟迟不去?”

  冉靖道:“朝夕相处多年,我还是明白的,她若是真想回来,当初就不会走。”

  冉端暗道,你这媳妇,哪个月不回几次娘家,普天下也就只有你当回事了。

  他道:“别的不说,至少要把盈盈接回来,她是你嫡亲的女儿,断没有在外家长住的道理,何况……说句直白些的话,老太太的身子时好时坏,谁知道明天的事,总要有所准备。”

  这番话的确有理,三房那边也有所察觉,不急着让冉玠回来了,又求老太太给尚在腹中的胎儿赐名,想尽了法子讨她的欢心。

  冉端见弟弟无动于衷,道:“难道你不想自己的女儿?和你说过多少遍,你心疼薛氏,和弟妹有心结,终归是你们大人之间的问题,何必牵扯孩子!”

  冉靖答应下来,转过天去身体大好,便差洪昌到镇国公府下帖子。

  毕竟是冉念烟的生父,太夫人接过帖子,不好回绝,问冉念烟:“你见了父亲,要说些什么?”

  冉念烟道:“问爹爹安好,顺便问候侯府的亲人长辈。”

  太夫人笑道:“不说你娘亲的事?”

  冉念烟道:“娘亲的事我不敢插嘴。”她做了个封起嘴巴的动作,嫣然一笑,“外祖母家的事我也不敢说。”

  太夫人拍了拍她的肩膀,眼中饱含满意之情。

  她再次见到父亲时,才发现短短数月,父亲憔悴了许多,鬓边生出白发,想到母亲日渐红润的脸色,忽然想起风水轮流转的老话来。

  可毕竟是血浓于水,她心疼母亲,自然也同样心疼父亲,尤其是看到他此时的情状,不免跪地行礼,算是弥补了这段时日不能近前侍奉的无奈。

  冉靖在妻子那边吃了闭门羹,见到女儿向自己行大礼,更是百感交集,若说亏欠,他亏欠最多的就是这个女儿。

  “你娘亲最近如何?饮食起居是否安然?”

  冉念烟摇头道:“娘最近饮食尚可,只是情绪不好。”